美關稅自傷
來源:國際金融報
特朗普政府的“對等關稅”不僅在全球貿易領域掀起驚濤駭浪,也以“自損八百”的方式反噬著美國政治與經濟。
3月底以來,六架滿載600噸(約合150萬部)蘋果手機的大型貨運飛機接連從印度南部金奈機場起飛,運往美國主要城市。
為了填滿這六架包機的貨量,印度富士康工廠罕見取消周日法定休息,生產線連續(xù)多周24小時運轉,產能提升逾20%,印度海關更是將清關時間壓縮80%至6小時,機場跑道徹夜調度以配合裝貨。
蘋果公司以囤貨抵御風險的緊急調運,是美企應對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關稅風暴的縮影。
4月2日,特朗普簽署行政令,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%“基準關稅”,并對其他6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實施“對等關稅”,加征幅度從10%至54%不等。這一被特朗普稱為“解放日”的政策迅速引發(fā)全球震蕩。
然而僅過去一周,4月9日,特朗普又宣布已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或地區(qū)實施90天的關稅暫緩。
朝令夕改的關稅鬧劇讓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劇烈震蕩:美股在特朗普宣布“對等關稅”的兩天內市值蒸發(fā)6.6萬億美元,而在其宣布部份關稅暫緩當日,道指飆升7.87%,創(chuàng)2020年3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;標普500指數(shù)漲9.52%,創(chuàng)2008年10月28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;納指漲12.16%,創(chuàng)2001年1月3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,且為歷史第二大漲幅。
從鋼鋁關稅到汽車關稅再到“對等關稅”,美國政府不斷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措施,已經招致多國的反對和反制。與此同時,美國政府內部對于關稅政策分歧日益顯現(xiàn),美國民眾在50個州共舉行了約1300場游行示威活動抗議關稅措施,美國企業(yè)警告成本激增、銷售額將低于預期,商品價格將出現(xiàn)上漲。
特朗普親手發(fā)射的關稅“回旋鏢”,正以“自損八百”的方式反噬美國政治與經濟。
圖片來源:IC
內部分歧
“對等關稅”不僅在全球貿易領域掀起驚濤駭浪,更讓美國權力中樞產生裂痕。
作為特朗普“美國優(yōu)先”戰(zhàn)略的設計師,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將關稅視為重塑全球產業(yè)鏈的“外科手術刀”。他主導設計的“對等關稅”模型,要求對所有進口商品施加與美國出口產品遭遇的同等關稅,其邏輯建立在“保護本土制造業(yè)”的絕對信條之上。他堅信唯有通過高壓關稅迫使企業(yè)回流,才能終結美國“去工業(yè)化”的危機。即便面對美股暴跌和盟友抗議,他仍以“國家緊急狀態(tài)”為由拒絕談判,宣稱“這不是討價還價的游戲”。
而財政部長貝森特,代表著華爾街的生存焦慮。據(jù)外媒報道,這位華爾街出身的溫和派在閉門會議中多次抨擊納瓦羅的關稅算法“充滿數(shù)學錯誤”,導致進口零部件成本被高估37%。他主張將關稅作為談判籌碼,通過與盟友簽署貿易協(xié)議逐步降低稅率,以此穩(wěn)定金融市場。
據(jù)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特朗普宣布加征“對等關稅”時,貝森特一度被納瓦羅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強硬派壓制,但在美股“史詩級暴跌”后,貝森特被特朗普指派牽頭與日韓進行降稅談判,試圖以“務實談判”平息市場恐慌。這一轉變被解讀為白宮對激進關稅路線的回調。
文章分析稱,特朗普貿易團隊的權力重組,反映出特朗普逐漸意識到,在遭遇各政治派別和商界領袖的嚴厲批評后,他必須表明自己正在努力穩(wěn)定市場。
權力“洗牌”背后,白宮內部的混亂也在特斯拉CEO馬斯克與納瓦羅的公開罵戰(zhàn)中逐漸顯現(xiàn)。
這場始于4月7日的沖突,起因于納瓦羅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,將特斯拉貶損為“依賴進口零部件的組裝商”,并嘲諷馬斯克推動美歐零關稅的提議“幼稚可笑”。
向來以直言著稱的馬斯克隨即在社交媒體發(fā)起反擊,稱納瓦羅“比一袋磚頭還蠢”“對制造業(yè)的理解停留在石器時代”,同樣抨擊其設計的關稅算法“充滿數(shù)學錯誤”,并嘲諷這位哈佛經濟學博士在著作中虛構專家“羅恩·瓦拉”(Ron Vara)的丑聞——該名字實為納瓦羅姓氏的字母重組。
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·萊維特試圖以“男孩間的吵鬧”淡化沖突,但多家外媒撰文指出,這凸顯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深層次裂痕。
《金融時報》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wǎng)都認為,這次爭吵公開展示了馬斯克和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意見分歧。美國《國會山報》4月8日發(fā)表評論文章直言:“特朗普世界內斗爆發(fā)?!?/p>
對關稅政策的態(tài)度分歧甚至撕裂了共和黨陣營。4月2日,國會參議院以51比48通過一項取消對加拿大商品加征25%關稅的決議。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占多數(shù)席位,該決議的通過得益于四名共和黨議員的倒戈,其中包括曾任參院共和黨領袖的米奇·麥康奈爾。特朗普對此勃然大怒,指責他們“對共和黨不忠誠”,并威脅稱“眾議院絕不會通過該法案”。
一些資深的共和黨人也極為罕見地公開批評總統(tǒng)。特朗普的前副總統(tǒng)彭斯譴責關稅是“美國歷史上和平時期最大的加稅”。來自得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·克魯茲警告說,如果關稅迫使美國陷入衰退,共和黨人將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遭遇“血洗”。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·肯尼迪公開質疑單邊行動的有效性,認為“降低所有關稅才是創(chuàng)造公平競爭的唯一途徑”。
民主黨參議員羅恩·懷登譴責特朗普“漫無目的、混亂無序的關稅狂潮”。在貿易聽證會上,他反復質疑加征關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,并表示“看不到特朗普關稅政策背后有任何戰(zhàn)略”。
企業(yè)憂慮
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對企業(yè)的沖擊遠超預期。從科技巨頭到中小制造商,從零售業(yè)到農業(yè),美國企業(yè)被迫在成本激增、供應鏈斷裂與市場不確定性中掙扎求生。
對于大型企業(yè)而言,決策和經營更加困難,利潤空間受到擠壓。
《華盛頓郵報》稱,以汽車產業(yè)聞名的密歇根州“正成為特朗普‘貿易戰(zhàn)’的‘實體戰(zhàn)場’”。報道稱,汽車行業(yè)高管們已進入“備戰(zhàn)”模式,大量囤積進口零部件,與供應商就價格上漲展開博弈,并成立“作戰(zhàn)室”以研究如何削減成本。
美國塔吉特百貨公司預計,今年一季度利潤將面臨“明顯壓力”,部分原因是美國對墨西哥、加拿大等國產品加征關稅。因注意到消費者行為變化,美國梅西百貨、百思買等公司對2025年的利潤預期也變得更加謹慎。
4月9日,美國零售之王沃爾瑪和航空巨頭達美航空雙雙撤回業(yè)績指引,作為美國經濟的兩大風向標,它們正在釋放清晰明確的警告信號:貿易戰(zhàn)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開始實質性影響美國企業(yè)的盈利能力和消費者信心。
這在全美制造商協(xié)會3月調查數(shù)據(jù)中也得到了印證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76.2%的企業(yè)將“貿易不確定性”列為首要挑戰(zhàn),較2024年激增40個百分點。
中小企業(yè)則在成本飆升中瀕臨絕境。
《紐約時報》指出,幾十年來,美國公司在美國設計產品,然后轉向中國工廠,以高效、低成本的方式生產產品。在采訪了多家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小企業(yè)后,《紐約時報》總結道,“承擔關稅成本的是美國企業(yè),而不是中國供應商。而且轉向美國國內替代品通常是不可行的,因為它們更昂貴,質量較差,選擇較少。最后,對這些公司來說,完全重塑供應鏈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,它們難以承受所需要的時間和費用?!?/p>
特朗普曾宣稱,關稅將激勵制造業(yè)回流美國。但有經濟學家和分析師指出,即使是像蘋果這樣有財力將工廠遷回美國的大型企業(yè),也需要數(shù)年時間才能在美國建廠,但并非所有中小企業(yè)都能夠等那么久。
目前,美國單邊加征關稅已經引發(fā)多國反制。4月11日,中國宣布最新反制措施,對美國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提高至125%。中方表示,即便美方繼續(xù)加征再高關稅,已經沒有經濟意義,而且還將淪為世界經濟史上的笑話。在目前關稅水平下,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。如果美方繼續(xù)關稅數(shù)字游戲,中方將不予理會。但是,倘若美方執(zhí)意繼續(xù)實質性侵害中方利益,中方將堅決反制,奉陪到底。
據(jù)《紐約時報》報道,大豆產業(yè)是當前美國受關稅反制措施影響最大的產業(yè)之一。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場,“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(xù),將會有大量農民破產”。美國大豆協(xié)會主席卡萊布·拉格蘭表示,“上次貿易戰(zhàn)留下的傷疤至今仍未消除?!?/p>
此前,作為代表數(shù)百萬美國企業(yè)的美國商會已多次考慮通過法律途徑挑戰(zhàn)政府關稅政策,其部分核心會員更持續(xù)施壓要求采取行動。
美國商會主席公開呼吁政府“停止混亂的關稅議程”,稱“企業(yè)已無法承受更多變數(shù)”。
衰退預警
隨著企業(yè)和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挫,輿論紛紛拉響“特朗普衰退”的預警。經濟學家也預測,關稅政策會將美國經濟“推下懸崖”。
4月9日,美聯(lián)儲公布了聯(lián)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3月18日至19日的會議紀要,其中“關稅”一詞被提到了18次。與會者判斷今年通脹可能受關稅上漲而上升,但此類效應的規(guī)模和持續(xù)性存在重大不確定性。
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此前分析認為,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.3%,相當于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。
過去五年,美國雞蛋價格漲幅達237%,一盒A級大型雞蛋從2021年的1.47美元漲至2025年的4.95美元,部分城市超市價格超10美元。特朗普宣布加征“對等關稅”后,農業(yè)部長羅林斯警告蛋價或再次上漲。此時距美國蛋價創(chuàng)歷史新高僅一個月,特朗普競選期間承諾的降價仍未兌現(xiàn)。
目前,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(shù)已經連續(xù)四個月下滑。美國世界大型企業(yè)研究會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(shù)為92.9,低于市場預期的94.2和2月的98.3。
生活成本上升激發(fā)了美國民眾不滿。4月5日,在首都華盛頓和全美50個州共舉行了約1300場游行示威活動,上百個社會團體參與,反對美國政府相關政策。
彭博社指出,華爾街分析師和經濟學家一致認為,美國經濟近期走勢將更加動蕩,經濟增速更慢,通脹壓力更大,前景比預期更加崎嶇,對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更加復雜。
即使目前特朗普宣布暫停部分關稅政策,摩根大通仍然認為,美國的貿易戰(zhàn)遠未結束,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 60%?!霸偌由腺Q易和國內財政問題上持續(xù)存在的政策混亂,以及股市大幅下跌和信心受到打擊,美國仍然很難避免衰退”。
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(Luca Paolini)也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達50%或以上,較數(shù)月前的預期大幅上調。他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表示,“對等關稅” 可能導致美國今年GDP增長下降多達2個百分點,同時將通脹率最高推升達3個百分點,這足以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。
近日,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(yè)頻道針對22名CEO展開的抽樣問卷調查顯示,69%的CEO預計會出現(xiàn)經濟衰退,其中超半數(shù)認為衰退會在今年年內發(fā)生。
金融風暴
受“對等關稅”影響,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暴跌暴漲。
4月7日,日經225指數(shù)和東證指數(shù)期貨開盤觸及跌停直接熔斷。A股開盤后,3000多只股票跌停,上證指數(shù)和滬深300指數(shù)大跌7%,創(chuàng)業(yè)板暴跌12.5%,創(chuàng)單日最大跌幅。恒生科技指數(shù)暴跌17%,恒生指數(shù)跌13%,創(chuàng)有史以來單日第二大跌幅。歐洲股市也籠罩在暴跌的陰影中,德國DAX指數(shù)盤中一度跌超10%,英國富時100指數(shù)開盤也跌近6%。4月3日至4月8日期間,納指累跌逾13%,道指累跌近11%,標普500指數(shù)累跌逾12%。
市場恐慌情緒與歷史陰影交織?!都~約時報》采訪顯示,部分華爾街銀行家、高管和交易員坦言,此輪動蕩令他們聯(lián)想到2007年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。
而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暫停部分關稅措施后,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暴漲,“科技七巨頭”總市值在短短一天內增加了1.85萬億美元。4月10日,日經225指數(shù)收盤上漲9.04%,創(chuàng)去年8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,報34581.79點。韓國KOSPI指數(shù)收盤上漲6.31%,報2438.37點。A股三大指數(shù)繼續(xù)反彈,截至收盤,滬指漲1.16%,深成指漲2.25%,創(chuàng)業(yè)板指漲2.27%,北證50指數(shù)漲4.86%。
不過,華爾街主流機構還是掀起了新一輪預測修正潮。曾為最堅定的多頭代表人物的奧本海默首席投資策略師John Stoltzfus,近日將其對標普500指數(shù)的年底目標從7100點大幅調降至5950點,降幅達16%。
Evercore ISI、高盛及法國興業(yè)銀行策略團隊均在近期相繼下調美股預期,反映出華爾街對政策風險與經濟前景的重新定價。
盧伯樂表示,“如果關稅全面實施,美國企業(yè)盈利或縮減約15%,股票市盈率可能進一步下降10%。實際利率下行僅能提供有限的緩沖。在衰退情景中,標普500指數(shù)或跌至4500點附近。鑒于衰退風險攀升,我們認為避險是審慎之舉。”
除了股市,美國國債市場也經歷了歷史罕見的劇烈震蕩,分析指出,美債可能失去“避風港”地位。
素有“全球資產定價之錨”之稱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(xù)3個交易日走高,4月9日盤中最高漲至4.5%,創(chuàng)下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三日波動紀錄;30年期美債收益率日內升破5%,刷新疫情初期以來的高點。
4月7日,美國財政部58億美元3年期國債拍賣結果慘淡,創(chuàng)2023年以來最低水平。此外,市場對特朗普政府“對等關稅”政策的擔憂進一步放大了美債拋售壓力。對沖基金“全面去杠桿”,萬億規(guī)模的基差交易正在緊急平倉。
澳新銀行駐悉尼高級利率策略師Jack Chambers指出,當前市場已進入“非理性恐慌階段”,投資者拋售美債換取現(xiàn)金的行為顛覆了常規(guī)邏輯——盡管美聯(lián)儲降息預期升溫,但收益率仍飆升。
花旗集團G10利率策略師Ben Wiltshire認為,美債可能正失去其作為全球固定收益市場“中軸”的地位,流動性枯竭和基差交易風險導致其避險功能失效。花旗集團報告稱,投資者正轉向歐元區(qū)、澳大利亞主權債券。
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子榮分析稱,美國“對等關稅”政策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縮小貿易逆差,違背了美元霸權賴以維持的邏輯。與此同時,貿易摩擦引發(fā)“去美元化”趨勢,全球正通過推動本幣結算、區(qū)域貨幣合作或儲備貨幣多元化來減少對美元的依賴。美元信用被削弱也可能引發(fā)美元貶值、美國國債拋售等連鎖反應,進一步動搖美元霸權的根基。
記者 李曦子
文字編輯 白巖冰
版面編輯 孫霄
英德網(wǎng)站權重提升策略,如何打造高權重網(wǎng)站?,英德網(wǎng)站權重提升攻略,打造高權重網(wǎng)站的秘訣,英德網(wǎng)站權重提升攻略,揭秘打造高權重網(wǎng)站的秘訣
下一篇歡迎使用Z-BlogPHP!
相關文章
最新評論